无论是在医院里,还是在私人诊所、中药店以及慈善中医诊所,新加坡本地中医执业者的人数近年来逐渐上升。这其中也包括不少新移民中医师。他们是在怎样的机缘下来到这里?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这里扎根?记者采访三名来自中国的中医师,谈谈他们分别在慈善中医诊所、中央医院和私人诊所执医的感受和经历,以及对中医发展的见解。
顾法隆(图片来源: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)
顾法隆医师打动他的是这里的善
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报道,一个国家吸引外来人才并促使他们留下来的原因,有时和薪水、待遇并没有很大关系。对于原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顾法隆医师来说,新加坡最打动他的地方,不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,也不是干净舒适的优美环境,而是这里的善。
“我来这里第一个感受,也是至今为止最深切的感受,就是这边的中医界有很多慈善团体。本地有不少中医诊所,不是以盈利为目的,比如中华医院、广惠肇留医院的中医门诊中心,以及寺院里的中医看诊。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,慈悲为怀。这些我当年在上海没有看到过,现在也不觉得上海有这样的情况。”
寻找到医德理念的契合
生长在上海的顾法隆(57岁),近15年来在曹氏基金会属下的华美针灸中医中心(以下简称华美针灸)执医。走进这家位于红山的诊所,立即感受到这里的温馨。从明亮的茶几上的一瓶鲜花,到供应茶水的小厨房……这里的每个细节都让人感到,这里不是诊所,分明是个家。在老人密度颇高的红山,华美接待的病人中,60岁以上者占七成以上。
1980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(原名上海中医学院)的顾法隆说:“绝大多数老人都受慢性疼痛的困扰。曾经有位72岁的老伯,腰痛十分严重,每天要靠止疼药过活。从停车场到诊所不到100米的距离,他停了三次。但通过这里的治疗,他逐渐摆脱了对止疼药的依赖,一次也可以走更长的距离。”
说起曹氏基金,顾法隆是百分百的赞许。他提到,针灸其实本质意义是由针和灸两部分组成的,但本地绝大多数诊所只做针却不做灸,原因就在于,作为一种需要燃烧的药物,灸所产生的大量烟气无法在中央冷气环境里排出。为了帮病人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,华美针灸专门做了排风筒。此外,对于有经济困难的病人,华美也开出最低价。原则不是能从病人身上赚多少钱,而是看能为病人省多少钱。
在顾法隆看来,这些恰恰是医德的真正体现。也正是因为这份理念上的契合,使他在曹氏基金一干就是15年。他说:“新加坡有很多本地医师,都是真正热心于中医事业的人,代代相传至今。在中国,现代中医的发展是由政府全权负责的,但在新加坡,中医界则是有一股民间力量。我很敬重他们。”
为了和儿子一起度过
除了对本地中医界善行的认同,顾法隆选择移居新加坡还有另外一个小插曲。原来,就在1998年10月,顾法隆犹豫是否要彻底放弃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工作和前程时,还在上海念中学的儿子考取了新加坡政府颁发的奖学金。
“当时我妻子对我说,为人父母不能只考虑自己的事业。和儿女一起的时光并不多。如果儿子到新加坡留学,两年中学、两年初院加上4年大学,加在一起就是8年。而人生有多少个8年能和儿子一起度过?”
妻子的这番话,让顾法隆坚定了来新加坡的决心。从此,华美针灸中医中心又多了一个熟悉的身影,问询病人的情况,为一位位老人带来健康。